热门新书九千岁外孙推荐大家阅读,主角是杨报国魏忠贤,主要讲述了:启蒙应该读什么书。杨报国非常重视。不过汪文言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一本书,看来早就准备多时,对于社学的事情,别看此人仿佛没有很关心,其实非常的重视。否则为何连书都准备好了。这可不能放松警惕,杨报国也不好直…
《九千岁外孙》免费试读第五十六章 与天下大户作对
启蒙应该读什么书。
杨报国非常重视。
不过汪文言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一本书,看来早就准备多时,对于社学的事情,别看此人仿佛没有很关心,其实非常的重视。
否则为何连书都准备好了。
这可不能放松警惕,杨报国也不好直接拒绝,而且自己一时半会也弄不出来。
封面上写了《增广贤文》四个字,一看就是儒家的东西,杨报国摇了摇头。
不过书本里面没有长篇大论,所写皆是古语和谚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画人画骨难画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虽然道理不错,可有点杂乱无章啊。
杨报国放松了警惕。
没有自己所想的糟粕,反而很多话自己耳熟能详,于是好奇的继续看下去。
还有哪些自己看过的呢。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屋子里只剩下翻书的声音。
每句话后面画了个圈,用来做断句之用,有点标点符号的意思,更加的清晰。
虽然是古体,但是语句整洁,倒也能看懂。
“如何?”
汪文言小心翼翼的问道。
从来没见过汪文言这番模样,看来此人非常关心读书的事情,杨报国点了点头。
并不是像自己所想的糟粕,看来自己倒误会了。
而且杨报国发现了其中的逻辑。
其实并不是杂乱无章。
如果通本学习下来,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从人性之初到社会逐层讲清楚。
其中有些话,能说到自己的心里,道理非常通透。
“不说自己井绳短,反说他人箍井深。”
“好话不在多说,有理不在高声。”
“五百年前共一家,不同祖宗也同华。”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合上书。
杨报国好奇的问道,“此书是谁写的?”
“已不可考了。”
汪文言也不知道。
“应该是嘉靖又或者万历初期,但是谁写的已经没人知道,不过此书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给孩子的启蒙书。”
“启蒙就用这本书。”
“不过还要教孩子们唱首歌。”
“唱无衣吧。”
同意了汪文言的提议,杨报国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无衣?”
“对,就是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首无衣。”
汪文言愣了愣。
看到少年脸上的坚决,汪文言想了想,最后也同意了。
是啊。
这首诗歌不正是映照了庄里吗。
“我在宫里看过一本张居正的奏疏,当时张居正还不是内阁首辅,那本呈给隆庆皇帝的奏疏,意思就是大明不行了,需要变革,否则就有祸事。”
“后来张居正成为了内阁首辅,用了十年的时间来改革,让大明重获新生,可这改革被推翻了,靠着改革的成果,大明享受了几十年的安稳,如今把那十年的改革成果已经吃完,可现在天道比当初更难,而辽东已成大祸。”
杨报国缓缓说道。
汪文言不是一般人,早就看出少年在尝试改革,加上在庄子里的触动与内心的改变,所以才没有拒绝,并不是自己怕死。
现在听到少年的心里话,汪文言不敢漏过一个字。
想要明白少年到底想要干什么。
“一边是内忧,一边是外患,而朝堂诸公为了私利大兴党争,地方上鄙视干实事的人,嘲讽这样的人迂腐,每个人道貌岸然,只知饮酒作对,结交养望。”
“这不是当下才有的,张居正张公当初在奏疏里已经极为愤慨,指出了大明的毛病。”
“可是没人在乎。”
“张公一死,人们就反攻倒算,把他的改革成果掀翻,回到了他们原来的生活。”
“只有名声大的人才能做官,不需要干实事,因为干实事效率慢,容易得罪人。”
“整日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官员们结成了一张张的关系网,朝廷上守望相助,地方上官官相护。”
“而做实事的官员,受到他们的排挤,没有人可以能做实事,做实事就会被弹劾,会被找漏洞去攻歼他,说他是小人。”
“这样的天下,如何能不亡呢。”
杨报国问道。
汪文言答不上来。
谁都知道大明现在积弊之深,需要一场改革,可深陷“泥潭”,谁也做不到改变。
现在已经不是万历初期了。
那时候虽然党争严重,可还有人愿意做事,能有他们那种人的土壤。
如今呢。
这种人早就被排挤出官场上。
不能同流合污的,是无法在官场上立足的。
汪文言是小吏出身。
从地方一路爬到京城,对于大明的积弊之深有清楚的认识,但汪文言知道自己的身份低微,这不是他平日可以关心的问题。
不过听到对方说亡天下,汪文言触动不深。
怎么可能亡天下呢。
虽然知道当下不对,可汪文言没有认同少年的说法。
杨报国叹了口气。
“天下如果亡了,是每个天下人的责任。”
“就像这句话,‘五百年前共一家,不同祖宗也同华。’”
杨报国放开书本,指着说道。
“平日里既然喊同胞同族,要大家一起出力,那么当天下危难救,就应该每个人都要付出。”
“不能一边这些人在花天酒地,那边一些人在吃苦受罪,这不叫同胞。”
“军户们吃苦了几代人,遇到了国家危难,还要上战场为国捐躯,而大户们呢,吃香喝辣,遇到灾年更是手舞足蹈,当成了盛宴,请问大户人家有把军户们当同袍吗?”
“这叫利用。”
杨报国坚定的说道。
“我深信大明这样下去,人祸加天灾,必然会亡,我既然是天下人,那就有挽救天下的义务和责任。”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无论是勋贵官员,又或者老百姓,大家都要拿出自己有的来一起共渡难关,至少保证每个人不饿死,不饿死是做人的底线。”
“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有才的出才,而生命是平等的,战场上到了需要的时候,不分老幼男女穷富,每个人都需要杀敌,众志成城,这才叫同胞。”
“不可能地方大户们耀武扬威,花天酒地,百姓们则饭都没得吃,成为路上的枯骨。”
汪文言惊悚。
少年的志向太过吓人了。
这是与天下大户作对。
小说《九千岁外孙》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