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文学
高分小说推荐

第4章

“租啥,直接用就行了。”

“这不太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我去跟大爹说。”

王素芬说完,进了屋,不一会又笑着出来了,老爷子也跟在后面。

“应成娃呀,租什么租呀,大爷爷这棚子空着也是空着,你拿去用吧。

要是不够,我把这堂屋也给你收拾收拾。”

“不必了。”

吴应成急忙去扶老爷子,虽然没那个必要,老爷子还是挺高兴的。

唯一的麻烦就是,老爷子太过热情,非要三人在那住一晚。

吴应成见着太阳大,担心王素芬中了暑,回去太晚又没意思,只能同意了。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便又往家里赶。

虽是不敢多停一会,可回到家时,也已经是早上九点钟。

清晨的光洒在山林间,若有若无的山雾还未散尽,朦胧而美丽。

大妹吴彩华牵着牛,背上背着二妹吴小桔,手里提着一个篮子。

这个让人操心的未来高材生,已经被吴应成教育了有几天了。

虽然都是填鸭式的教育,可还是有一点效果的。

终于知道撒娇了,跑了过来,篮子里面装满了黄白二色的磨菇。

这种磨菇下面有一个小小的、白色的窝,在长成之前,就像一个白色的鸡蛋。

山里人都叫黄色的为黄窝蛋,白色的为白窝蛋。

味道鲜美,好吃又好看。

“王孃孃,哥,二哥,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呀?”

王素芬一笑,看了一眼吴应成。

吴应成立时明白了,摸了摸吴彩华的头。

她对母亲赵翠兰,根本就没有一点印象。

唯一知道的就是,是她害死了自己的妈妈。

在王素芬来之前,见着别人有个漂亮的妈,路都走不动,要是没人,就一个人抹鼻子。

打心眼里说,她应该是早就想喊王素芬妈了。

只是在王素芬来了之后,前一世的吴应成,在心里一直都有些排斥这个女人。

所以给她下了死命令,叫了王素芬这个妈,就别叫他这个哥。

后来,因为王素芬要老二的事,这层关系越发疏远了,而吴彩华也过了需要妈呵护的年龄。

到了最后,吴应成都改口叫妈了,她还不知道似的,叫了一年的王孃孃。

说白了,这都是吴应成应该背的锅。

“彩华,别叫王孃孃了,直接叫妈吧!”

吴彩华一愣,有些疑惑,有些期待。

“我真的可以这么叫吗?”

吴应成掐着她黝黑的脸蛋,“我都叫了,你说呢?”

“妈!”

吴彩华一听这话,开心的笑了,扑进了王素芬怀里。

这是十四岁的她,最想要的。

这种温暖而安全的感觉,只有没妈的孩子才能明白。

背蒌里那个少的一听,也妈呀妈的叫了起来,逗得几人一阵笑。

王素芬一把抱起吴小桔,拉着吴彩华。

“今儿妈高兴,走,回家杀鸡,炒磨菇吃去!”

“好也!”

“妈!?”

吴应春看着前面高高兴兴的三个女人,挠了挠头,回着看着吴应成,一脸的蒙。

“哥,这是…。”

吴应成手中牛绳朝他一扔。

“这什么这,牵牛。”

这小子跟着跑了几天,还真是胆肥了,竟然没接。

那样子,竟然比吴应成还高兴,大喊一声。

“大妈,等等我,我最会杀鸡了。”

吴应成一脸黑线。

“你小子,最会吃鸡还差不多。”

舒适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吃完了午饭,吴应成急忙安排起来。

现在这时间可是金钱呀,本镇的场已经赶不成了,明天领镇的场必须赶,再也耽搁不起了。

吴培忠和王素芬一路,负责下面一、二、三三个路好走的组。

两个小的,在家里坐镇,等着本组四组的人送席子过来。

大的负责记人,小的负责卖萌。

至于吴应春,晚上根本没有让他沾酒。

这小子,仗着自己勉强算个客,一人吃了将近半只鸡,总得让他出点力不是。

跟自己一起去上面五、六、七三个路难走的组。

安排完一切,大家开始分头行动。

那个时候,村组的大小,都不按面积来,而是按人口来。

山里不比平地,人口密度小,越往大山里走,越是如此。

三组还好,与吴应成所在组情况差不多,虽然路不太好走,但还有平的地方,人也相对集中一点。

二人收完席子,便托了一个认识的人看着,也没费多大的力。

这六七组可就不好整了,都是上坡的路,还窄的不行,走个路,裤腿都要被两边的树枝野草挂。

不过,这些人赶场的更少,有的甚至两三个月才赶一次乡场,家里存货都比较多,往往都是每家每户都有好几张,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拼了!”

吴应成毕竟是读书的,力气也就那样,但这并不影响他的革命热情,在前面拼命的爬山。

吴应春能吃能干,在后面紧追不舍,好不容易,终于到了六组最大的居住地陈家湾。

这里还算平坦,位于整个华龙山中部,海拔1000米左右,站在一块被称为陈家岩的大石头上,看以看见下面三组、四组的全貌,还有山林间一丛又一丛的竹子。

六组的人大多姓陈,自称是整个高岩村第一个学会打席子的组,手艺都是一流的。

加上这里地理条件最好,不高不低,雨水充足,又没有什么大风,竹子也是最多最好,打出来的席子绝对是一级品。

说到这里,就非常有必要说一说这席子的等级,共分为三个级别。

期判断依据,主要有做工、有无病竹、竹子好坏、结疤多少等等几个方面。

等级越高,价格越高,当然赚得也就越多。

见着有人来收,各家各户都把席子拿出来。

出乎意料之外的,少的都有十几张,多的人家竟然有二十几张。

吴应对又给三个小孩,一人拿了五分钱,让他去别家通风报信。

别小看这五分钱,在这个糖价如天的年代,已经能买两颗大白兔奶糖了。

这个年代的小孩,都比较纯朴,没有什么花花肠子。

不像几十年后的小孩,一个二个都是鬼精鬼精的。

得了钱,赶紧去办事,吴应成这边还没有弄完,那边已经有人扛着席子过来了。

我的妈也,来了一家猛的,一家就是四十几张,完全超乎了吴应成的意料。

这才想起来,八三年时,好像镇上动员,二队把路修了一下,赶场的人多了好多。

而这个时候,还是那条烂路,这几天上面又下雨,路不好走,很多人已经半个月没赶场了。

按一人一天一条算,这家人一家五口,人人都会,是多少,自己想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