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历史脑洞小说《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杨炎朱标,是作者玉壶冰所写的。《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小说最新章节第56章 先生开始上课了?,已更新133513字,目前连载中,喜欢看历史脑洞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
一、作品简介
最近比较火的一本小说《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作者是玉壶冰,主角是杨炎朱标。主要讲述了:天刚蒙蒙亮,紫禁城的午门外已经站满了各阶官员。今日是早朝时间。早朝并不是每天都开,而是有固定召开日期的,规定是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个逢五的日子才会召开早朝。虽不是天天召开,但早朝其实并不轻松。为……
二、书友评论
个人希望不要有什么女主角感情线,因为感觉这篇文就走这种君臣辅佐,这种路线就挺好的,
如果加上女主角,到时候又偏移到感情路线,就感觉很奇怪
,就很像现在的电视剧,不谈感情,不谈男女主角就过不下去了
不喜欢这种情情爱爱的剧情
53章一下午看完了,虽然有部分复制粘贴水文,但是免费看小说还是能理解,而且也不多,喜欢的是主角很有脑子,不是引出典故就是结合实际情况,不但朱标听的认真我看的也认真。
刚看玩就更新了一章,作者大大,开心,顺便说一下,牛棚里的牛都不敢这样歇吧,只要没死,就快点写,我给你五星好评,没死就一直更
“借鉴”如此明显的吗?在其他平台见过内容一模一样的《大明:慌了,我的狱友竟是朱棣!》,看了半天还以为我记忆错乱。
很好看喔引经据典,历史铭文引人入胜希望后面不要有女主,这样写下去就很好,已加书架怕找不到,也希望不要烂尾,!
三、作品赏析
天刚蒙蒙亮,紫禁城的午门外已经站满了各阶官员。
今日是早朝时间。
早朝并不是每天都开,而是有固定召开日期的,规定是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个逢五的日子才会召开早朝。
虽不是天天召开,但早朝其实并不轻松。
为了确保按时参加早朝,大臣们必须午夜时分起床,穿戴妥当之后,便赶往午门集合。大约凌晨三点左右,大臣们开始陆陆续续抵达午门外,在此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站队也是有规矩的,官阶高的在先,低的在后,文臣一列,武将一排。到凌晨五点左右钟声响起宫门开启时,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准备早朝。
整个大明,能够坚持天天开早朝的皇帝只有两位,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末代皇帝朱由检……
……
奉天殿。
“……双因子考核制度,便是将供奉一分为二,其一为保健因子,即基础部分,这一部分供奉,按月按量按品阶发放,跟以往的供奉一般无二。”
“其二为激励因子,此部分供奉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朝廷对各藩王的考核进行发放,有功者,优秀者多得,合格者少得,较差者不得,有过者甚至可以罚其供奉。”
“如此一来,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藩王只能拿基础部分的供奉和品阶,而奋发向上,与国有功的藩王则可以拿到更多的供奉和更高的品阶……”
朱元璋的话音落地,朝堂上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一副震惊的表情。
朱元璋的封王戍边之策,曾在朝堂上引发热议。
但随着朱元璋的雷霆手段,迅速被压了下去,无人敢再非议。
没想到,此时竟又有人出来提及此事。
不过……
这份奏折提出的对藩王管理之策,倒是让在场的所有大臣耳目一新。
而且细细一想,好像还真可行!
越想,就越觉得可行!
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这在历史上早就已经出现过好几次的削藩困难,藩王作乱的情况,这也是群臣反对的主要原因。
但是现在,奏折中提出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策略,这相当于一刀切了世袭罔替的这个已经被前面好几个朝代淘汰了的政策,从而直接甩掉可供养藩王这个尾大不掉的包袱。
紧接着的双因子考核制度,更是设置得精妙。
一来,可以进一步控制藩王的财政支出,极大的增加了朝廷财政的弹性。
二来,对于藩王那边,可以说完全被朝廷拿捏住了,原本稳稳到手的俸禄直接被砍了一半,另外一半还要去和其他藩王竞争才能得到,当然,这对于有能力者,有志报国者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拿得更多。
大家都是经年老臣,一个个跟人精似的,自然是一点就通。
“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说说看。”
朱元璋的话,让奉天殿中众臣表情各异。
有交头接耳者,有闭目沉思者,亦有有暗中观察者。
好一会。
目前在皇上面前春风得意的胡惟庸站了出来,道:“皇上,臣斗胆请问,这是谁的奏折?”
朱元璋淡淡的瞥了胡惟庸一眼,反问道:“谁的折子,影响你的看法吗?”
“呵,这倒没有。”
胡惟庸尴尬一笑,皇上不说,但其实他心里也已有猜测。
对于皇上封王之策反对得最厉害的,就是刘基所领导的监察院的御史言官们,此次恐怕又是哪个不怕死的言官递上的折子。
不过,这个法子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颇有些见地。
沉吟片刻,胡惟庸道:“说实话,双因子考核制度,臣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此法,臣以为,此法表面上是促使藩王之间竞争,但实则是在削藩。”
“皇上英明神武,只要皇上在,一切都不会有问题,只是一旦……,大明的后世的君王恐怕难保一定会有像皇上这般的魄力和威望,到时候是否会引起各大藩王的不满?”
胡惟庸的话刚落地,户部尚书吕昶便站了出来。
“胡参政此言差矣!”
吕昶元官出身,为人耿直,有学识,善理财,只听吕昶道:“古语云,天道酬勤,故勤劳者多的,有功者多得,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大家皆为皇室宗亲,朝廷公平以待,何来不满一说?”
听罢,朱元璋不动声色,随后看向最前排默不作声的李善长。
“李相,你怎么看?”
李善长连忙出列,斟酌片刻,道:“臣以为……此法有利亦有弊,胡参事有胡参事的忧虑,吕尚书有吕尚书的道理,老臣愚钝,一时间也厘不清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事关皇室宗亲万年之大事,老臣不敢妄言,还请皇上乾纲独断,老臣聆听教诲!”
李善长说了等于没说的话,让朱元璋眉头微微一皱。
这李善长现在是越来越老狐狸了。
不过李善长年岁渐高,如此这般自保,想得个安乐晚年,也实属正常,所以朱元璋也没有发作,而是对一旁的朱标,道:
“太子,这是你的折子,你来回答一下胡惟庸与吕昶的争论!”
竟然是太子的奏折!
所有大臣心中暗暗震惊。
还以为是谁如此大胆敢妄言,原来是太子!
朱标点了点头,随后站出来,中气十足的道:
“我以为,此法若是施行,日后非但不会引起各大皇室宗亲的不满,相反的,还会激发各位皇室宗亲奋发图强的热情,促使他们规范言行,积极的为国为民效力,而且还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内部竞争。”
“我在奏折中说到的保健因子,这一部分供奉,得到它不会让人满足,得不到的话则必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因为大家的认知里,这部分就是他们该得的。”
“而另外一部分激励因子,这些因素如果得到满足,那么便可以使人产生很大的激励,若得不到满足,也不会像保健因素那样产生不满情绪。”
“为何?因为大家是公平的,古语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废除世袭罔替,施行五世而斩的宗亲制度,这固然是在削弱保健因子,如果单单是这样,必然会引起各大藩王的不满,但是,当朝廷把削掉的这些加入到激励因子中,保健因子少了,但是激励因子却多了,各大藩王可以在激励因子中获得比保健因子更大的满足,这不仅仅足以弥补保健因子的缺乏,而且还能大大激发皇室宗亲的热情!”
朱标的话音落下,朝堂上一时之间一片安静。
各大臣工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刚刚太子的奏折,让他们大致了解了这个双因子管理制度的操作方法,而太子的解释,则是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此法背后的深意。
想通的大臣,背脊不禁有些发凉。
这是用制度和人性的组合拳去动态调控啊,其实此法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图,那便是将在供养宗室这一问题上,宗室与朝廷的矛盾,转为宗室与宗室之间的矛盾。
日后宗室即使有怨恨,也只会怨恨别的宗室抢了他们的供奉,而不会怨恨到朝廷和皇上的头上。
用宗室去制约宗室,朝廷从而脱离矛盾中心,站在更高的层面去调控,从而轻松拿捏宗室。
此法实乃釜底抽薪。
悄然转移矛盾,精准拿捏人心,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很快。
吕昶率先站了出来,大赞道:“太子此法甚妙,妙不可言啊!臣附议!”
“臣附议!”
又有大臣站了出来。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又一个大臣站了出来。
他们当中许多人,本就对皇上的封王之策颇有非议,毕竟历史上早就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但碍于皇上的雷霆手段,许多人只能把话揉碎了吞回肚子里。
没想到最后太子竟是站了出来。
而且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却又堪称完美的解决之策,这让他们如何不拥护?
就连耿直出了名的,曾扶棺进谏的刑部尚书钱塘也站了出来,高呼:“太子英明,臣附议!”
这时,胡惟庸也是站出来,连忙改口道:“微臣愚钝,太子此法太过于精深,微臣一时间理解不透彻,故有此疑虑,经太子解释之后,臣再细细一想,此法确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精妙之策,所以,臣附议!”
“臣附议!”
李善长亦是跟着站了出来。
满朝的附议之声,让朱标的威望更上一层楼。
“好!很好!”
朱元璋肉眼可见的喜笑颜开,掩饰不住的骄傲道:“瞧瞧,瞧瞧,咱标儿提的这个建议多好啊!”
“太子英明!大明能有如此优秀的储君,实为大明之幸啊,臣恭贺皇上,恭贺大明!”
李善长言罢,便是一拜。
朱元璋不喜欢别人拍马屁,但是拍到点子上的马屁,他还是非常享受的。
“太子英明,臣等恭贺皇上,恭贺大明!”
群臣跟着拜倒。
这倒让朱标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他也有参与,但这毕竟不是他想出来的策略。
“诸位臣工谬赞了……”
“诶,标儿不必过谦,你奏折上的策略确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策,甚好,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啊!”
朱元璋对朱标笑道,
朱标现在在群臣之间很有威望,而他就是要给朱标树立威望。
对朱标说罢,朱元璋看向群臣,道:
“诸位臣工,都起来吧!”
“既然你们都赞成这个政策,咱也觉得挺好,这样,那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去办,由太子牵头,吏部和礼部协办!”
“皇上英明!”众臣再次高呼。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笑道:“咱觉得,这么好的政策,仅仅在皇室宗亲内施行有些浪费了,是不是应该在咱们朝廷内部,以及各省部各级官员之间也施行?”
小说《开局秋后问斩,我在大明做高官》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