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小说《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朱允熥徐妙锦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斯虞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连载中,《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小说最新章节第119章 新作物的推广安排,271627字,喜欢看穿越小说的宝宝们快来。这本书又名《大明昏君:开局政变干掉朱允炆》。
一、作品简介
热门网络小说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是著名作者斯虞的最新佳作,主角是朱允熥徐妙锦。主要讲述了:离应天比较近的如楚王、谭王等已经在来应天的路上了,而朱棣在北平则是刚接到圣旨。先是接了朱元璋遗诏,让诸王不要回京,朱棣跪在地上很兴奋啊,自己只要在九大塞王里面联系几个,凑上十万大军就大业可期了。可是还……
二、书友评论
感觉还可以吧。就是历史上朱棣起兵的时候好像没有万人马吧!感觉主角掌控了大部分兵力,居然还可以让朱棣造反。主角又不像朱允文那样削番。朱棣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跟他造反!
写的真的可以,说实话,有些地方也不水字数,张弛有度,可是这些制度只能维持主角在位时期,还是发展起来了,多打地盘,多移民吧,没系统太难了,其实我特别喜欢看爆兵系统那种,类似帝国时代那种系统,可以用粮食买士兵那种,这样主角有生之年可以统一地球了
感觉朱棣为造反而造反,感觉朱棣把口号喊出来军队就要跑一半,正统的力量还是非常有号召力的。皇帝没有失德,民心也没有失去,一下就到济南了,不可想象,
总体还不错,虽然有许多细节错误,但也不要过度纠结,小说嘛只要不太过无脑yy,能给人带来快感放松就行,必竟作者也不容易!
明初用大人和皇上这称呼对不对啊,谁给我说说,我是历史小白,说的不对请见谅
三、作品赏析
离应天比较近的如楚王、谭王等已经在来应天的路上了,而朱棣在北平则是刚接到圣旨。
先是接了朱元璋遗诏,让诸王不要回京,朱棣跪在地上很兴奋啊,自己只要在九大塞王里面联系几个,凑上十万大军就大业可期了。
可是还没等他高兴几分钟呢,那个小太监又拿出一张圣旨宣读了起来,当然这次的是太孙的旨意,说考虑到孝道等问题,让他布置好边关防御之后,带着妻儿进京奔丧!
朱棣一下子都忘了接旨了,有点懵逼了,直到王妃徐妙云提醒了一下之后,才磕头接过圣旨和太孙当时的谕旨,然后就掏了一锭金子递给传旨太监,说道:“小公公啊,这父皇突然驾崩,我这心里十分的悲切!不知道你出来的时候太孙殿下有什么安排啊?”
小太监接过金锭放在袖子里,然后谦卑的说道:“王爷,太孙殿下第一时间就派我们出来宣旨了,当时他就召见了各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
“那就是说这让我们回去奔丧的诏书是在见这些大臣们之前就写好的?”
“是的,当时我们听到大家哭喊皇上驾崩了,然后到安排我们传旨也没多久,之后才碰到大臣们觐见。”
朱棣又问道:“那太孙殿下有没有说让我们什么时候到应天啊?”
“没有说,就让我们传旨,其他的什么也没说!”
朱棣让人招呼小太监,自己就去找姚广孝去了,然后把自己三个嫡子也叫了过来,说道:“父皇已经殡天了,留下遗诏如和尚所说,不许诸王进京,但是我的好侄儿朱允熥却下了一道谕旨,说考虑到人伦和孝道,特许我们布置好边关防务后带领家人入京奔丧!”
“他这招狠啊,之前和尚说如果只有遗诏不许回京,我们就说是伪造的,甚至可以联络其他的王爷一起逼宫,他不同意我们回去我们就可以有借口了,可是他这直接答应我们回去了,估计那些离的近的都已经到了应天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朱高炽这个胖子很聪明啊,说道:“父王,现在我们也只有回京奔丧这一条路了!如果不回去的话,那一顶不孝的帽子就戴上了,到时候父王的名声一臭,还谈何大业啊!”
朱高煦就立马反驳道:“名声算个球,万一回去让朱允熥给一刀咔嚓了,脑袋都没了!”
朱棣骂道:“够了,就不能说点有用的!和尚啊,这局面你有什么想法啊?”
姚广孝沉着的说道:“王爷,成大业不是一蹴而就得,有一些挫折和苦难也是在所难免的!现在这个情况下,王爷也就只剩下回京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朱棣拍着桌子骂道:“按你这么说,那我的大业还有吗?这就算回来了,那以后拿什么借口反呢?”
姚广孝说道:“王爷,朱允炆之前说要削藩,他的想法是没错的,朝中有识之士也迟早会主张削藩的,只要削藩我们就有机会,历朝历代削藩就没有不动荡的。汉朝的七王之乱等,就是削藩造成的。”
“之前我就有讲过,朱允熥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立储的时间太仓促,他缺乏足够多的心腹之臣,在朝堂上也缺乏足够的威望,这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大的机会!”
朱高炽问道:“大师,如果他用汉武帝的推恩令来削藩呢?”
姚广孝回道:“只能看天意了,如果朝廷十年以后再削藩,那王爷是没机会的,如果朝廷在五年以内削藩,王爷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对我们来说,朝廷越快动手,凭王爷在军中的威望能调用的军队就越多,而且我们拉到盟友的机会就越大。”
姚广孝继续沉重的说道:“王爷,如果说朱允熥上位是有人帮忙出的主意,而朱允熥还是那个朱允熥,那自然是好办!毕竟不是一个人!但是如果是朱允熥成长了,本人这么厉害,是被皇上给藏起来了,到最后才暴露出来,那么他还会简单吗?”
朱棣挥手说道:“那你有什么判断,这个侄子以前就是纨绔子弟,表现一般的。我们回应天有危险吗?以后具体如何操作?”
“王爷,回应天肯定是要回的,这么多藩王回京,他不至于一次都杀了吧!以后,等我们回到封地,就算他不削藩,我们也可以逼他削嘛!”
几人聊着也开心的笑了起来,筹备一番之后就立马朝应天而来。
当朱棣出发两天之后,在路上就收到了朱允熥登基的消息,而最让他吃惊的就是内阁的设立,竟然是耿炳文担任了首辅,这让朱棣感到很惊讶。
不过姚广孝却分析道:“王爷,这个内阁厉害啊!基本上就 笼络住了大部分文臣了,又让勋贵耿炳文做首辅,这皇帝是对诸王不放心啊,耿炳文可是老将了,让他做首辅就是说万一有叛乱,可以更快的派兵制定平叛的方针等。当今皇上不简单啊!”
很快,秦王、晋王、代王等在闰五月初三上午都已经到了通州,而庆王和宁王则还需要晚一点才能到。
到了通州之后,就收到礼部的通知,让大家在通州先休息一晚,明天一起进京祭拜先皇!
在下午的时候,九大塞王就到齐了,很快就有太监前来传旨安说诸王辛劳,考虑到晚上进京祭拜大行皇帝不敬,让诸王先在通州斋戒沐浴,第二天进京祭拜并参加丧礼。
朱允熥自然收到了锦衣卫的消息,知道九大塞王都已经到了,而其他的诸王则已经提前进京了,这些没有什么野心的王爷已经臣服在自己的脚下了。
朱允熥也知道这些人不管是不是支持自己,但是都没有造反的心,真正有这个想法的估计就朱棣和朱权两个,这俩是历史上靖难的主角。
朱允熥叫来宋忠,吩咐道:“宋卿啊,诸王已经到了应天了,九大塞王也到了通州,你的锦衣卫要密切关注诸王的行为,可不能让他们在皇上丧礼期间乱来,同时,派人监视燕王和宁王的动静,包括他们身边的人!”
朱允熥又想到了姚广孝,继续吩咐道:“燕王身边有一个和尚叫姚广孝,派人监视起来,有机会就抓进锦衣卫诏狱,或者直接杀了!”
随后在跟礼部尚书陈迪落实了第二天诸王进京的流程之后,朱允熥就去了内阁。
在内阁坐下后,耿炳文就先躬身说到哦:“皇上,有事您宣召就好,臣等就过去了!”
“正好想出来走走,换换脑子,就走到内阁来了,就跟你们说说话!”
几人立马躬身说道:“请皇上示下!”
“好了,以后在这里就不要这么多礼了!”朱允熥随手拿了一本折子翻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这两天啊张卿和暴卿都给朕上了折子,都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也跟你们大家说一说,看看接下来该怎么做!”
“张卿建议朕应该减轻对官员的处罚,不能对群臣大兴刑狱,让百官生怕做错事就人头落地了,剥皮实草等刑罚应该废除,同时建议朕裁撤锦衣卫,这样百官就安心了!”
朱允熥把折子放下,然后说道:“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要以人为鉴,兼听则明嘛!”
耿炳文老奸巨猾的,没有做声,不过这卓敬却是一个敢于说话的,第一个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不应该裁撤锦衣卫,裁撤了锦衣卫皇上就少了耳目,以后这诸王的动静谁来监察呢!”
暴昭和解缙也表示了赞同,朱允熥又问道:“长兴侯啊,你什么看法啊?”
耿炳文却没有提锦衣卫的事情,说了一下杀伐太重的问题,替朱元璋辩解了一下:“皇上,太祖皇帝是杀了不少的贪官和违法的勋贵,但是这都是为了百姓,这是可以理解的。”
朱允熥沉思了一下说道:“诸卿说的都很有道理,首先对于这个皇上杀了不少官员勋贵这个事情,这都是为了天下百姓,自然是没错的!但是张卿说的也有道理,天下文人学子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报效朝廷,也不是为了贪污受贿而来的,所以我们也不能轻启杀机。”
“所以,大家作为第一届的内阁成员,就需要思考一下,接下来,我们如何完善我们从中央到地方的制度,让我们的官员们从上到下,知道该怎么做事,当然,我们也得想办法增加国库收入,给各级官员涨涨工资,让大家的钱得够花,自然就会少动歪心思了。”
“皇上圣明!”
几个人估计还是受朱元璋那种领导的影响,没怎么敢于去思考问题,更是习惯于听话执行。
“好了,对于锦衣卫,朕也想过了,锦衣卫肯定是不能裁撤的,但是锦衣卫的具体职责,朕也想过,现在就跟你们说一下,也可以议一议!”
“锦衣卫的主要职责就是要保卫大明皇朝的安全,监督清查乱党、叛乱分子、番邦密探等,而不是清查一般的违法犯罪行为!如果没问题的话,这个事情等后日早朝就可以宣布。”
耿炳文问道:“皇上,这个监督清查乱党什么的,这个范围有没有限制?”
“没有,这个乱党在哪里谁知道,只要证据确凿,那自然是要查的!”
朱允熥一看大家估计也不会说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就先终止了这个话题。
“锦衣卫的具体安排朕会根据形势再调整,但是眼下肯定是不会动的!再说说这个暴卿的折子,其实主要就是提单一件事,就是削藩!这个事情呢,你们也知道,朱允炆就是因为要削藩而被皇上废黜,而朕初登大宝自然不能推翻皇上这个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所以削藩之事就不用再提了!”
“明天九大塞王就进京了,在祭拜皇上之后,下午我将在乾清宫召见诸王,诸卿陪同吧!”
小说《穿到大明,先反了朱允炆的江山》试读结束!